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礼的意义及缘起 收藏
论礼的意义及缘起

论礼的意义及缘起

作     者:罗通秀 

作者机构: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 版 物:《江汉论坛》 (Jianghan Tribune)

年 卷 期:1994年第9期

页      码:32-38页

摘      要:一、礼之意义古代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以礼治国”,长期被视为最高的政治理想;利义廉耻,历来是贤人君子追求的美德。国家大事的行止,规章制度的兴废,都须遵据礼的原则;君臣土庶的思想意识、语默动静,不得过越礼的规范。人们从生到死.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从衣食住行到喜怒哀乐,都处在礼的监视之下、设计之中。北渗透或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铸塑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形貌。由于礼在中华文化中占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几乎成了传统文化的同义语,因而引起了人们讨论礼的兴趣,以致产生了一门在古代中国特别发达的学问——礼学。我们因此有了许多的礼书,众说纷给的礼论,及下述这些仁智互见、令人莫衷一是的礼的定义。礼团后.此乃关于礼的训话说明之一种。《说文)云:“万台,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警,省亦声。”近人对礼字作训信说明最确者为王国维。他在殷墟卜辞中发。有经字及台字,并认定他们是对、篆省率所从立的”,“皆象二五在器之形”.据他的研究,当时亲把至上神或宗祖神,都要用两块玉盛在~个器皿里去作供奉,表示对于上帝或先祖的敬意。“盛玉以车神人之器谓之的若_,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醒亦谓之因,又推之而牵神人之事通谓之礼。”(《现堂林集·释礼》)郭沫若...

主 题 词:“礼” 奴隶社会 孟子 孔子 道德规范 阶级社会 古代思想家 中国传统文化 “四心” 道德准则 

学科分类:030405[030405] 0304[法学-民族学类] 03[法学]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15457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