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调和气血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双向队列研究 收藏
调和气血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双向队列研究

调和气血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双向队列研究

作     者:朱栋 施杞 王拥军 莫文 张霆 王晨 Zhu Dong;Shi Qi;Wang Yongjun;Mo Wen;Zhang Ting;Wang Chen

作者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基  金: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2011ZX09302-006-0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平台规范建设--中药新药(恶性肿瘤等疾病)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 总课题负责人:田金洲 子课题 负责人:王拥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X2012120):芪麝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再评价研究 负责人:莫文 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11DZ1972702):鹿灵活络合剂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再评价研究 负责人:莫文 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项目(12401902104):芍红健腰颗粒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再评价研究 负责人:莫文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领军人才基金(PWZL 2010-02):负责人:莫文 

出 版 物:《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3年第15卷第5期

页      码:1067-1073页

摘      要: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的自然史和演变过程,探索其发病发展规律,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认识,为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施杞教授特需和专家门诊(1998年3月~2007年7月)接受调和气血法中药治疗的、随访2个月以上、资料完整的8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设计相关量表,通过返院门诊复查、电话询问、信函调查等方式再次进行随访,观察上述病例目前的临床症状及各类评分的变化,对量表的结果用SPSS软件数据统计处理,并作出客观评价。结果:(1)初诊与第一次随访时的40分评分和JOA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组患者经过调和气血法中医治疗后,脊髓功能评分较前提高。(2)继续长期坚持调和气血法中医治疗的患者,第一次随访和第二次的40分评分和JOA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组患者经过长期调和气血法中医治疗,脊髓功能评分较前提高。该组患者初诊和第一次随访的40分评分、JOA评分总分差值与第一次和第二次随访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脊髓功能评分第一次随访时的缓解程度和第二次随访时无明显差异。(3)未能坚持继续调和气血法中医治疗的患者,不论第一次随访脊髓功能评分是否满分,其第一次和第二次随访的40分评分和JOA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未坚持继续调和气血法治疗的患者,其病情较前加重。结论:调和气血法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及远期均具有明显疗效,且疗效稳定。坚持长期调和气血法中医治疗,不仅能预防病情的反复,而且促使病情的进一步缓解。

主 题 词:脊髓型颈椎病 调和气血法 双向队列研究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10[100210] 10[医学] 

D O I:10.0000/j.issn.1674-3849.2013.5.10671073

馆 藏 号:20315496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