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溶瘤病毒药物GC001 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 收藏
溶瘤病毒药物GC001 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

溶瘤病毒药物GC001 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

作     者:张嘉慧 王超 孙立 李路路 黄芝瑛 李恭楚 王欣 耿兴超 ZHANG Jiahui;WANG Chao;SUN Li;LI Lulu;HUANG Zhiying;LI Gongchu;WANG Xin;GENG Xingchao

作者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研究北京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76 中山大学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杭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杭州功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8 

基  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9201-017) 中检院关键技术研究基金(GJJS-2022-6-3) 

出 版 物:《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

年 卷 期:2024年第37卷第12期

页      码:1434-1440,1452页

摘      要:目的 建立检测溶瘤病毒药物GC001在组织器官中生物分布的通用型qPCR分析方法,并对BALB/c小鼠重复给药毒性伴随生物分布研究的样本进行检测。方法 根据药物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考察不同动物种属、不同组织来源基因组对扩增的影响,绘制检测标准曲线并进行方法验证。取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GC001低、高剂量组和对照品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给药组动物分别给予9.7×10^(6)、1.51×10^(8)pfu/只GC001,对照品组给予生理盐水。动物采用皮下注射给药,每2周给药1次,共给药3次,恢复期8周。分别在第18、31(末次给药后2 d)和85天(恢复期结束)采集组织脏器,包括血液、性腺、肾脏、肝脏、肺脏、心脏、脑、脾脏、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注射部位、皮肤、骨髓、脊髓、坐骨神经,进行qPCR检测,测定药物拷贝数。结果 建立了通用型pEASY标准曲线,定量下限为10 copies/μL,定量范围为1.0×10^(1)~1.0×10^(7)copies/μL,方法的精密性、重现性、一致性良好。GC001在小鼠体内可分布到达各组织器官,主要富集在注射部位、腹股沟淋巴结、坐骨神经、脊髓、皮肤、骨髓、血液,伴随时间延长逐渐消除减少,不会在体内蓄积。药物的体内系统分布现象可能与随血液运输至全身各组织有关。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WR株溶瘤痘病毒载体药物GC001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特征和代谢趋势,对其他亚型痘病毒载体药物开展生物分布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主 题 词:生物分布 代谢 qPCR技术 痘苗病毒 基因治疗 溶瘤病毒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类] 10[医学] 

D O I:10.13200/j.cnki.cjb.004377

馆 藏 号:20315648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