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用于丝网印刷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功能纳米材料的最新进展 收藏
用于丝网印刷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功能纳米材料的最新进展

用于丝网印刷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功能纳米材料的最新进展

作     者:杨美清 王路 卢浩滋 杨耀成 刘松 Meiqing Yang;Lu Wang;Haozi Lu;Yaocheng Yang;Song Liu

作者机构: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省动物学重点实验室湖南常德415000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学与纳米医学研究所长沙410082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长沙410011 

基  金:湖南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1BSQD43)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JJ404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175060)资助项目 

出 版 物:《物理化学学报》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5年第41卷第2期

页      码:32-47页

摘      要:光电化学(PEC)生物传感器因其低背景、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响应速度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近年来,一次性丝网印刷电极(SPE)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PEC生物传感器的发展,使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成为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分析工具。在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的构建过程中,光活性纳米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不仅可用作光电转换平台,还可用作生物识别元件的装载平台。然而,单纯的光活性材料通常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固有的毒性、宽带隙、高的电子空穴对重组率等,因此,通过各种设计策略来改善光活性材料的光电特性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获得高灵敏度的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通常还需要将高性能光电极与各种信号放大策略相结合。鉴于此,我们在本文中首次对用于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的光活性材料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将其归为四大类:金属氧化物、金属硫族化合物、碳纳米材料和铋基纳米材料。同时,我们重点关注了光活性材料的设计策略,例如形态调控、元素掺杂、异质结构建等。此外,我们还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丝网印刷PEC免疫传感器和丝网印刷PEC适体传感器介绍了一些信号放大策略,如酶标记放大(ELA)策略、聚合酶链反应(PCR)策略、滚环扩增(RCA)策略和杂交链式反应(HCR)策略。最后,我们还讨论了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前景。我们希望通过本文让读者全面了解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的最新进展,并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行性指导。

主 题 词:光电化学分析 生物传感器 丝网印刷电极 光活性材料 信号放大技术 

学科分类:08[工学] 080501[080501] 0805[工学-能源动力学] 

核心收录:

D O I:10.3866/PKU.WHXB202310046

馆 藏 号:20315660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