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聚醚醚酮表面W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结构及其摩擦性能 收藏
聚醚醚酮表面W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结构及其摩擦性能

聚醚醚酮表面W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结构及其摩擦性能

作     者:崔丽 邱慧 周小卉 朱邵超 郭鹏 陈仁德 汪爱英 西村一仁 CUI Li;QIU Hui;ZHOU Xiaohui;ZHU Shaochao;GUO Peng;CHEN Rende;WANG Aiying;KAZUHITO Nishimura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宁波315201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315040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北京100049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296,52127803) 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2023Z021) 宁波市高新区重大技术创新项目(2021CCX050003) 

出 版 物:《中国表面工程》 (China Surface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24年第37卷第6期

页      码:271-282页

摘      要:聚醚醚酮(PEEK)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因其本征粘弹性和低硬度,PEEK极易发生磨损失效。为解决此难题,一般采用表面沉积类金刚石(DLC)薄膜的方法。利用线性离子束复合直流磁控溅射技术,调控Ar/C_(2)H_(2)气流比(68/12~62/18),在PEEK表面制备不同W元素掺杂含量的DLC薄膜。系统研究气流比对PEEK/W-DLC材料的组分结构、力学和摩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流比降低使薄膜表面C粒子团簇尺寸增大和致密化。W元素含量由7.08at.%下降至2.63at.%,且主要以WC_(1-x)纳米晶簇分布在C基质中,I_(D)/I_(G)值由0.42下降至0.32。C元素含量的增加使膜内生成更多的C-C键,部分C=O键转化为C-O键。PEEK/W-DLC材料表面褶皱密度增大,界面处形成机械咬合结构。气流比66/14时,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和摩擦性能,磨损率低至1.52×10^(-8) mm^(3)/(N·m)。这主要归功于碳膜的力学性能保护及磨斑处富W润滑转移膜的形成。通过分析材料表面凹坑结构的形成机理,发现摩擦过程中同时存在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指导设计开发高效耐磨的航空航天材料。

主 题 词:聚醚醚酮(PEEK) 类金刚石薄膜 金属掺杂 微观结构 摩擦性能 

学科分类:08[工学] 080203[080203] 0802[工学-机械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1933/j.issn.1007-9289.20231228001

馆 藏 号:20315692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