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Au的分析技术及最优化模型研究 收藏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Au的分析技术及最优化模型研究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Au的分析技术及最优化模型研究

作     者:王鹏 门倩妮 甘黎明 白金峰 王啸 井斌强 寇少磊 刘慧蓝 何涛 刘玖芬 WANG Peng;MEN Qian-ni;GAN Li-ming;BAI Jin-feng;WANG Xiao;JING Bin-qiang;KOU Shao-lei;LIU Hui-lan;HE Tao;LIU Jiu-fen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100 中国地质调查局金矿勘查技术创新中心陕西西安710100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北京100055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中国矿业报社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1YFC2903001) 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科技创新基金项目(KC2023001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369,DD20243334,DD20242769)资助 

出 版 物:《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年 卷 期:2025年第45卷第2期

页      码:426-433页

摘      要:矿石中Au通常以颗粒金或者晶格金的形式存在,在不同类型的金矿石中赋存状态不同,其特殊的延展性引起的颗粒效应对于Au样品的分析技术带来挑战,并且其制备流程要素繁多且不易控制,直接影响Au分析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矿石中金元素为研究对象,建立泡塑吸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Au的分析方法,针对样品测试流程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度-响应曲面法的最优化模型。讨论样品分析技术中焙烧、消解、富集和解脱等重要环节,确定焙烧方式、消解酸度、富集时间和硫脲浓度为优化要素,设计正交试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灰色关联系数并进行极差确定,定性判断各优化要素的显著性。中心组合设计结合响应曲面法原理制作显著水平表,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进行显著性分析,绘制三维响应曲面图和二维等高线图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确定最优化模型参数焙烧方式、消解酸度、富集时间和硫脲浓度分别为阶梯式分段焙烧、10.58%、40.00 min、11.65 g·L^(-1)。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化模型条件下对金矿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制备测试,其方法检出限为0.021,测定下限为0.077,加标回收率为91.6%~104.5%,其正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GB/T 20899.2—2019质量控制要求;同时对陕西西秦岭地区和甘肃梅川地区外检样品进行方法验证比对,其相对偏差不超过10%且评价结果均为优秀,表明该检测优化模型方法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依然准确可靠,具备正确性和科学性。该研究对于地质矿产实验室快速、准确、简便分析Au元素提出新方法,为检验检测领域中优化多目标参数组合的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新一轮战略找矿行动的准确测试贡献力量。

主 题 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灰色关联度 响应曲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 质量控制 

学科分类:081704[081704]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轻工类] 070302[070302] 0703[理学-化学类] 

核心收录:

D O I:10.3964/j.issn.1000-0593(2025)02-0426-08

馆 藏 号:20315694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