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假俭草染色体鉴定和核型分析 收藏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假俭草染色体鉴定和核型分析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假俭草染色体鉴定和核型分析

作     者:李建建 王浩然 张源 徐夕雯 李晓慧 张苓 郭海林 LI Jianjian;WANG Haoran;ZHANG Yuan;XU Xiwen;LI Xiaohui;ZHANG Ling;GUO Hailin

作者机构: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暖季型草坪草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草业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2608,32371767)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22)3175) 

出 版 物:《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Journal of Pla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 卷 期:2025年第34卷第1期

页      码:33-41页

摘      要:以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品种‘赣北’(‘Ganbei’)基因组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挖掘和设计了假俭草染色体特异的单拷贝寡核苷酸(oligo)探针库,同时结合端粒重复序列和rDNA重复序列探针,在假俭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进行了系列荧光原位杂交(FISH)试验。结果显示:假俭草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8(2SAT),利用5S rDNA和18S rDNA重复序列探针可识别出第5和第4号染色体,且第4号染色体18S rDNA富集区段易出现或存在断裂现象;设计的假俭草染色体特异单拷贝oligo探针可识别出第2、第6和第9号染色体,进一步结合rDNA重复序列探针结果还发现第4号染色体与第8号染色体间发生了染色体易位。综合分析认为,假俭草染色体核型存在不稳定性,且其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重排。本研究建立的基于重复序列和单拷贝oligo探针的FISH技术体系,可为假俭草染色体的准确识别和变异鉴定提供新方法,观察到的假俭草染色体核型特征可为假俭草高质量基因组图谱的构建提供细胞学证据。

主 题 词:假俭草 染色体 重复序列 寡核苷酸(oligo) 荧光原位杂交(FISH) 核型分析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90503[090503] 0909[0909] 07[理学] 0905[农学-林学类] 09[农学] 071007[071007]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090102[090102]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674-7895.2025.01.04

馆 藏 号:20315702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