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关联网络与驱动机制 收藏
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关联网络与驱动机制

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关联网络与驱动机制

作     者:张军涛 吴雨阳 朱悦 ZHANG Juntao;WU Yuyang;ZHU Yue

作者机构: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连116025 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大连116025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2YJA79008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21) 

出 版 物:《地理学报》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5年第80卷第2期

页      码:396-414页

摘      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本文聚焦于复杂空间网络视角,在构建改进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指数的基础上,采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构建空间关联关系矩阵,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03—2021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产业协同集聚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刻画,并进一步结合区域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探究空间相互作用论、资源场论下关联网络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指向性特征未发生变化,区域差异趋于收敛,非均衡分布格局得到改善。(2)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逐渐呈现出多线程交织的复杂网络形态,整体网络密度不断提高,空间关联性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网络连通性较好、结构稳定性不断增强,个体网络中“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显著。(3)东部地区主要为“净受益”和“经纪人”板块,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为“双向溢出”和“净溢出”板块,空间关联网络以板块间的溢出效应和关联效应为主。(4)空间邻接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劳动力投入水平差异等因素共同驱动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研究结论对于优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关联网络,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主 题 词: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协同集聚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驱动机制 中国 

学科分类:120202[120202] 12[管理学] 0202[经济学-财政学类] 02[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020205[020205] 

核心收录:

D O I:10.11821/dlxb202502009

馆 藏 号:20315722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