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犯罪记录封存的程序法争议及其应对
作者机构: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200444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研究”(20ZDA032)
出 版 物:《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5年第56卷第1期
页 码:106-115页
摘 要:轻微犯罪记录封存虽是一道实体法与程序法兼具的命题,但从既往刑事速裁程序、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入法经验来看,程序法层面“先试点后立法”可推动制度构建的先行展开。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面临着诸多的程序法争议,如封存范围、考验期的设置、封存的程序效力、解封程序的设置等。这些程序法争议有些在既有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中已经得以暴露,与后者的构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理应在制度构建的过程中进行深入讨论。就其应对而言,可确立与既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不同的“以形式封存为主,兼顾实质封存”模式,同时合理设定封存的范围,并采用“先封存,后考察”的形式设置考验期,科学界定封存的程序性效力,完善封存后的解封程序。
学科分类:0301[法学-法学类] 03[法学] 030106[030106]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006-0448.2025.01.011
馆 藏 号:203157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