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哀悼苦难:保罗·利科的叙述伦理学重探 收藏
哀悼苦难:保罗·利科的叙述伦理学重探

哀悼苦难:保罗·利科的叙述伦理学重探

作     者:吴飞 Wu Fei

作者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叙事转向背景下的叙事本体论研究”(批准号:24CZW007)成果 

出 版 物:《文艺研究》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年 卷 期:2025年第2期

页      码:22-35页

摘      要:奥斯维辛之后,诗性语言是否能被用来言说苦难成为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在这场论争中,利科坚决反对传统诗意的总体化和乐观主义解释,坚信语言仍然是对抗暴力和苦难的重要手段。对他来说,叙述意味着见证,它试图在见证者与聆听者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公共空间,在此空间中,自我对他者所负有的责任兼具义务性和互惠性,二者以此共同承担暴力和死亡的威胁。叙述与聆听的这种团结既是为了记住苦难,又是为了防止苦难的沉重被理性的解释所抹平,更是要以“哀悼”的姿态来救赎伤痛。这种介于列维纳斯与朗西埃之间的叙述伦理共同体,成为后宗教时代人们重建伦理秩序的重要范式。

主 题 词:诗性语言 奥斯维辛 伦理共同体 列维纳斯 伦理秩序 义务性 朗西埃 互惠性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文学]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15730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