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结构应力法的钢桥顶板-U肋双面焊连接疲劳性能评估 收藏
基于结构应力法的钢桥顶板-U肋双面焊连接疲劳性能评估

基于结构应力法的钢桥顶板-U肋双面焊连接疲劳性能评估

作     者:聂斌 王定全 孙丽明 罗程巍 NIE Bin;WANG Dingquan;SUN Liming;LUO Chengwei

作者机构: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610041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上海200444 

基  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1ZR1466100)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现代工程技术”重点专项(2019B111106002) 

出 版 物:《建筑钢结构进展》 (Progress in Steel Building Structures)

年 卷 期:2025年第27卷第2期

页      码:74-82页

摘      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虽具有轻质高强等优点,但也面临着显著的疲劳问题,其中顶板-U肋纵向连接焊缝是疲劳裂纹的主要发生部位之一。在提高顶板-U肋连接疲劳性能方面,优化新型双面焊构造细节的几何设计能够显著改变主导疲劳失效模式。为进一步明确主导疲劳模式的迁移问题,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实体板壳耦合模型并通过DLOAD子程序实现疲劳加载,基于结构应力法对单、双面焊连接进行了对比并针对双面焊连接进行了参数分析。实桥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顶板厚度对所关注位置处的结构应力影响最大,但不会改变疲劳破坏模式,内外焊缝的焊根和焊趾处的结构应力均随着顶板厚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双面焊的疲劳失效模式与内外焊缝的尺寸均相关,外焊缝尺寸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所研究的基本连接构造,其疲劳模式迁移的临界尺寸约为10 mm。内焊缝能够降低原单面焊焊根处的结构应力,其临界尺寸约为3 mm。

主 题 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结构应力法 双面焊 参数分析 疲劳破坏模式迁移 

学科分类:083305[083305] 08[工学] 081403[081403] 0814[工学-地质类] 0833[0833] 

D O I:10.13969/j.jzgjgjz.20230921001

馆 藏 号:20315738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