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牌号硅钢UCMW冷连轧机辊径组合与辊形方案 收藏
高牌号硅钢UCMW冷连轧机辊径组合与辊形方案

高牌号硅钢UCMW冷连轧机辊径组合与辊形方案

作     者:张海东 王景聪 贾大朋 马丽坤 江东海 王蕾 张勃洋 ZHANG Haidong;WANG Jingcong;JIA Dapeng;MA Likun;JIANG Donghai;WANG Lei;ZHANG Boyang

作者机构: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轧钢工程技术所北京100176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出 版 物:《中国冶金》 (China Metallurgy)

年 卷 期:2025年第35卷第1期

页      码:87-100页

摘      要:高牌号薄规格硅钢冷轧时易边裂、难变形、板形控制难度大,因而一直采用单机架20辊轧机可逆轧制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与效益相对较低。近年来,国内外均开始探索高牌号薄规格硅钢的冷连轧生产工艺基本设备,国内也率先改造或新建成基于6辊轧机的4机架、5机架、6机架的硅钢专用冷连轧生产线,其辊形、辊径、辊系结构都各不相同,为新的同类工程设计带来困惑。为研究适用于高牌号硅钢冷连轧机的具体轧机结构,开展以下工作。首先,取样35WD1900热轧硅钢板并通过模拟连轧试验与常温拉伸试验得到了硅钢的应力-应变曲线。然后,针对1 500 mm UCMW轧机,基于Abaqus平台建立轧件辊系一体化单机架轧制与模拟连轧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大量工况仿真比较,确定出连轧机门户机架工作辊最优辊径范围为320~360 mm,中间机架工作辊最优辊径范围为300~340 mm,成品机架工作辊最优辊径范围为300~340 mm。同时,在冷连轧工艺中,5机架连轧一直是主流选择,通过深入对比5机架、6机架和7机架连轧对轧后带钢凸度遗传与演变的影响规律,并综合考虑经济成本,认为6机架是较优机架数选择。最后,针对高牌号硅钢的连轧生产优化设计对应的中间辊与工作辊辊形。研究结果对高牌号薄规格硅钢冷连轧机的设计有参考价值,为硅钢连轧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指导方向。

主 题 词:无取向硅钢 力学性能 冷连轧 有限元仿真 辊径选择 

学科分类:080503[080503] 08[工学] 0805[工学-能源动力学] 0802[工学-机械学] 080201[080201] 

D O 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240359

馆 藏 号:20315739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