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车载锂离子电池组冷却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收藏
车载锂离子电池组冷却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车载锂离子电池组冷却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作     者:申江卫 于帅 李希进 陈峥 夏雪磊 SHEN Jiangwei;YU Shuai;LI Xijin;CHEN Zheng;XIA Xuelei

作者机构: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67021)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01AT070423) 

出 版 物:《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5年第44卷第2期

页      码:118-126页

摘      要:针对锂离子电池组存在散热不足和系统能耗高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了不同半圆弧形液冷板结构对电池组散热性能及流体域压降的影响。基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最大温差和压降这3个关键指标,设计了8组冷却结构,并选取结构2进一步对冷却液的入口流速、入口温度以及液冷板高度对电池组散热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单一流向结构相比,双向流结构更有利于改善电池组的温度均衡性;调整进出口位置会改变冷却液的流动分布,进而影响电池组的散热性能;增加冷却液流速可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和温差,但当流速超过0.3 m/s时,散热效果的提升将变得有限,且会增加系统能耗;降低冷却液温度能有效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但会增大电池组温度差异;增加液冷板高度有助于增强电池组的散热效果并改善温度均匀性。当冷却液流速为0.3 m/s,冷却液入口温度不低于25℃,液冷板高度不小于55 mm时,采用结构2冷却后的电池组最高温度为30.61℃,同时最大温差可控制在5℃以内,具有更好的温度均衡性。

主 题 词:车辆工程 锂离子电池 冷却结构 热均衡性 Fluent仿真 

学科分类:08[工学] 0807[工学-电子信息类] 

D O I:10.3969/j.issn.1674-0696.2025.02.15

馆 藏 号:20315751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