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粗皮桉早期生长模型拟合以及生长节律研究 收藏
粗皮桉早期生长模型拟合以及生长节律研究

粗皮桉早期生长模型拟合以及生长节律研究

作     者:赵海文 周长品 刘一贞 樊小丽 汤道平 李发根 ZHAO Haiwen;ZHOU Changpin;LIU Yizhen;FAN Xiaoli;TANG Daoping;LI Fagen

作者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热带林业研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520 江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江门529000 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福建漳州363800 

基  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21ZA001)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200203-2) 

出 版 物:《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5年第46卷第2期

页      码:212-221页

摘      要:【目的】利用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部和澳大利亚东北部9个粗皮桉Eucalyptus pellita种源的试验林材料开展生长节律研究,为粗皮桉良种选育及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利用巢氏方差分析法分析粗皮桉9个种源共98个家系的生长节律变异规律。获取各种源地气候环境因子信息,运用Pearson法分析生长性状与地理及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对比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模型的拟合结果,选择最佳模型计算粗皮桉的生长节律。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开展优良家系筛选。【结果】2.5年生粗皮桉树高和胸径在种源、家系水平差异显著(P<0.05)。种源树高与等温性呈显著正相关,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Logistic模型对粗皮桉树高和胸径的拟合效果最佳,利用Logistic模型计算生长节律得出树高的最大加速时期(T_(1))、最大减速时期(T_(2))和线性生长时期(L)平均值分别为96、636和540 d,胸径的T_(1)、T_(2)和L平均值分别为165、681和516 d。利用2.5年生粗皮桉的生长性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从98个家系中筛选出一般家系29个、中等家系30个、优秀家系39个;结合生长节律T_(1)的聚类分析,将3个等级的家系均再划分为Ⅰ、Ⅱ、Ⅲ3类。【结论】2.5年生粗皮桉在种源、家系水平上生长性状与生长节律变异丰富,利用Logistic模型计算的生长节律可以为粗皮桉早期抚育管理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主 题 词:粗皮桉 种源 家系 生长模型 生长节律 

学科分类:0907[农学-草药学] 08[工学] 0829[工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09[农学] 

核心收录:

D O I:10.7671/j.issn.1001-411X.202404039

馆 藏 号:20315760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