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人本、物境与在地: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的驱动主体及协同机制研究 收藏
人本、物境与在地: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的驱动主体及协同机制研究

人本、物境与在地: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的驱动主体及协同机制研究

作     者:施爱芹 李妍欣 Shi Aiqin;Li Yanxin

作者机构: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南京林业大学乡村振兴创意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7 

基  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题一般项目“文旅融合视域下艺术教育赋能湖南乡村振兴研究”(项目批准号:ND2475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出 版 物:《民族艺术研究》 (Ethnic Art Studies)

年 卷 期:2025年第38卷第1期

页      码:119-128页

摘      要:设计作为关键的“中介型”力量,其承担着联结非遗与社会机构组织和个体,推进“非遗+”产业融合的“社会设计”与“文化设计”责任。设计通过赋能形成协同共进的组织模式,用发展的、全局的视角对待“非遗+”产业,对非遗传承人培育、文化产品与服务、文化场域空间等进行系统性建设。通过培养传承人创新性思维与创造的主动性、优化非遗的展陈与推广形式、开发具有时代价值的文创产品、设立非遗工坊与文化体验活动等手段,充分激活非遗与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开发,从而带动地方创业就业与经济发展,并有效促进非遗原生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主 题 词:非遗传承 创新设计 驱动主体 协同机制 

学科分类:1305[艺术学-设计学类] 1304[艺术学-美术学类] 13[艺术学] 

D O I:10.14003/j.cnki.mzysyj.2025.01.14

馆 藏 号:20315761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