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股骨大转子Ⅳ期压疮 收藏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股骨大转子Ⅳ期压疮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股骨大转子Ⅳ期压疮

作     者:邓如非 龙露瑶 范宝文 宋松华 姜臻宇 江澜 邹立津 邓旭辉 王丽晖 张友来 Deng Rufei;Long Luyao;Fan Baowen;Song Songhua;Jiang Zhenyu;Jiang Lan;Zou Lijin;Deng Xuhui;Wang Lihui;Zhang Youlai

作者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医学中心南昌330006 长沙爱思特医疗美容医院美容外科长沙410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81760343)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2BABL206072) 江西省卫健委科技计划项目(202310390) 

出 版 物:《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

年 卷 期:2025年第41卷第2期

页      码:183-190页

摘      要: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股骨大转子Ⅳ期压疮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医学中心收治的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股骨大转子Ⅳ期压疮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脐旁穿支血管探测结果在同侧腹部设计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以腹股沟韧带处触及股动脉搏动点与脐旁明显穿支点的连线为腹壁下动脉血管轴线,以脐旁明显穿支点与肩胛下角连线为皮瓣轴线,结合压疮清创后的窦腔情况及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设计并切取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根据压疮位置将腹壁下动脉血管蒂部游离至所需长度,经皮下隧道转移修复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定期随访压疮复发情况、皮瓣的外观和质地以及供区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11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66~83岁,平均72.1岁。共11处股骨大转子压疮,清创前压疮面积5.0 cm×3.0 cm~13.0 cm×6.0 cm,清创后创面面积8.0 cm×5.0 cm~16.0 cm×8.0 cm。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10.0 cm×6.0 cm~18.0 cm×9.0 cm,皮瓣蒂部血管长度12~16 cm,平均14 cm。术后9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术后24 h出现皮瓣远端淤紫,经拆除创缘张力较大处缝线后自行缓解,1例皮瓣出现远端少许坏死,于病房床旁局部麻醉下切除远端坏死皮瓣后直接缝合,后经换药愈合。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压疮均未见复发,皮瓣质地柔软,色泽及外观与周围皮肤接近。腹部供区愈合良好,未见腹壁疝发生。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蒂长、血供可靠、可切取组织量足,术后压疮无复发,受区外观和质地良好,供区未继发腹壁疝,是修复老年患者股骨大转子Ⅳ期压疮的较好方法。

主 题 词:压力性溃疡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伤口愈合 穿支皮瓣 股骨大转子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10[100210] 10[医学] 

核心收录:

D O I:10.3760/cma.j.cn114453-20231117-00226

馆 藏 号:20315762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