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故事流变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收藏
故事流变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故事流变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作     者:伏俊琏 杨晓华 

作者机构: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70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751040) 

出 版 物:《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1年第38卷第4期

页      码:157-160页

摘      要:故事流变研究不能说是一个很新的领域,古人即曾注意到这一问题,但真正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故事流变研究,应该说是从上世纪20年代顾颉刚发表其关于孟姜女故事的研究成果开始的。虽然顾氏的研究是服务于其古史研究的,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无疑给后来的学者以巨大的启示。故事流变研究的"故事"可以是历史故事,也可以是文学故事;主要目的也不是还原"故事"的实相,而是梳理故事在时间之流中逐渐蜕变的轨迹及其变形背后的"推手"。因此,从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挖掘搜罗出相关文献,进行认真审慎的梳理,并寻绎出细微但重要的变化背后的原因,是此项研究中应该致力从事的工作。本栏目此次推出的三篇笔谈大致可归入中国古代故事流变研究的范畴。伏俊琏和杨晓华《故事流变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以大量的实例探讨了故事的分化、研究方法与意义等故事流变研究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对具体的故事流变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黄果泉《狐精故事的流变及其人类精神内涵的演进》梳理了秦汉、魏晋六朝及唐宋以降三个阶段狐精故事的流变,并探讨了狐精故事流变过程所体现出的由宗教精神向艺术精神的演进;张富春《五通:神祇中的西门庆》探讨了宋代以后小说中的一个民间神祇五通故事的演变,认为五通故事表现了神人间金钱与贞操的博弈。作为当前这方面研究实绩的部分呈现,这组文章从理论到实例、从经典到民俗,多方位、多视角、开放性地探讨了故事流变的一些相关问题。我们集中刊发这组文章,也是希望能以此为契机将中国古代故事流变研究推向深入。

主 题 词:古代故事 流变 中国 孟姜女故事 学术意义 研究成果 古史研究 顾颉刚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0105[050105] 05[文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6366/j.cnki.1000-2359.2011.04.011

馆 藏 号:20315794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