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聊斋俚曲》中的女性形象及蒲松龄的女性观——从《聊斋志异》说起
作者机构: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明清俗曲古谱辑释与机器辅助译疏”(项目编号:23AD008)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北平《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文献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2BWYJ05)
出 版 物:《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25年第35卷第2期
页 码:79-86,190页
摘 要:从《聊斋志异》到民间俚曲创作,蒲松龄笔下女性形象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从“被欣赏与知己”的位置,转向了家庭场域中的“实用”教化位置,这缘于蒲松龄晚年文艺创作思维的转型,以及俚曲欣赏对象的变化。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深入解读,可以窥探清代乡村女性的生活图景,以及她们与伦理道德、社会风俗之间的微妙互动。《聊斋俚曲》中的女性书写呈现出向传统道德体系妥协的倾向,其对贤良孝妇的符号化塑造,既显现出儒家伦理的强势回归,又在性别秩序与人性诉求的张力中,暴露出蒲松龄女性观的双重性。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核心收录:
D O I:10.20004/j.cnki.ujn.2025.02.008
馆 藏 号:203157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