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黄土地层基坑工程近距上跨地铁隧道小变形控制方法研究 收藏
黄土地层基坑工程近距上跨地铁隧道小变形控制方法研究

黄土地层基坑工程近距上跨地铁隧道小变形控制方法研究

作     者:时炜 郑建国 曹静远 于永堂 梁保真 雷伟 张志毅 SHI Wei;ZHENG Jianguo;CAO Jingyuan;YU Yongtang;LIANG Baozhen;LEI Wei;ZHANG Zhiyi

作者机构: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3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77 陕西华山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16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302) 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2022KXJ-086)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BSF-499) 西安市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23KGDW0025-2023) 

出 版 物:《隧道建设(中英文)》 (Tunnel Construction)

年 卷 期:2025年第45卷第2期

页      码:361-374页

摘      要:为解决黄土地区紧邻地铁盾构隧道施工难度大、支护体系设计复杂、隧道变形控制难等问题,以西安市某与地铁隧道小净距上跨的地道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考虑土体小应变硬化特性的有限元方法,分析传统分区分块开挖法、“隔离桩+土体加固”法和超前管幕法对地铁隧道变形的控制效果。基于排桩隔离、管幕压制的地铁隧道变形控制思路,提出“管幕+隔离桩”的地铁隧道变形控制新方法,并对新方法施工期和工后期的地铁隧道变形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新方法将管幕和隔离桩连接,使土体回弹荷载由管幕和桩体自重力、桩土摩擦力共同承担,能够有效限制管幕位移,极大程度地减小隧道上浮;2)相较于传统分区分块开挖法、“隔离桩+土体加固”法和超前管幕法,新方法将地铁隧道最大上浮量分别减少了68%、57%、72%,控制管幕整体上浮效果显著;3)由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可知,新方法提出的管幕与隔离桩连接节点设计方法可行,能够约束管幕两端与跨中的位移;4)采用新方法后,隧道实测拱顶最大上浮量为0.8 mm,最大沉降量为1.4 mm,满足隧道的变形控制要求。

主 题 词:基坑工程 隧道变形 变形控制 管幕 隔离桩 

学科分类:081406[081406] 08[工学] 0814[工学-地质类] 082301[082301] 0823[工学-农业工程类] 

核心收录:

D O I:10.3973/j.issn.2096-4498.2025.02.012

馆 藏 号:20315796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