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MDCTA辅助设计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收藏
MDCTA辅助设计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MDCTA辅助设计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     者:范学锴 潘佳栋 夏华杰 王欣 陈川 陈宏 章伟文 Fan Xuekai;Pan Jiadong;Xia Huajie;Wang Xin;Chen Chuan;Chen Hong;Zhang Weiwen

作者机构:宁波第六医院手外科浙江315040 

出 版 物:《中华手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年 卷 期:2015年第31卷第5期

页      码:365-368页

摘      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I'血管造影(multi—detectorcomputertomographyang40graphy,MDCTA)辅助设计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medialsuralarteryperforatorn叩,MSAP)的方法及应用该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我们对13例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术前进行MASP供区的MDCTA扫描和血管三维重建。皮瓣均依据CT显示的腓肠内侧动脉(medialsuralartery,MSA)穿支及其源血管的走行和分布特点进行设计,面积为6.5cm×4.5cm~12.0cm×8.0cm,皮瓣血管蒂动脉采用端端吻合,其中与受区桡动脉深支吻合9例,与掌背动脉吻合4例。结果共获13例26侧小腿的MDCTA数据,所有肢体的MSA均可显影,其中单支型8侧,双支型15侧,三支型(多支型)3侧。CT中显影的MSA穿支数共56个,穿支入皮点距胭窝水平线(6.4±2.5)cm,血管蒂(MSA与穿支长度之和)最长可达10.0cm。穿支血管术前定位和术中解剖位置基本符合,1例因皮肤横向位移导致1.0cm误差。术后13例皮瓣均顺利存活,随访时间为6~12个月,皮瓣外观无臃肿,色泽和受区相似。供区瘢痕位置隐蔽,行走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对拟行MSAP的患者术前进行双侧小腿的MDCTA检查,能设计出个体化的MSAP,降低手术时间和风险,提高皮瓣成活率。

主 题 词:外科皮瓣 血管造影术 腓肠内侧动脉 穿支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10[100210] 10[医学] 

核心收录:

D O I:10.3760/cma.j.issn.1005-054X.2015.05.020

馆 藏 号:20315814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