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施磷方式对干播湿出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不同施磷方式对干播湿出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施磷方式对干播湿出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     者:张妍婷 张永强 雷钧杰 陈慧 陈传信 徐其江 聂石辉 徐文修 ZHANG Yanting;ZHANG Yongqiang;LEI Junjie;CHEN Hui;CHEN Chuanxin;XU Qijiang;NIE Shihui;XU Wenxiu

作者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农业农村部荒漠绿洲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91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 

基  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B02002-1,2022B02001-3,2022B02015-1,2022B02015-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英才”培养计划(2023TSYCCX0013,2023TSYCLJ0009)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CARS-03-8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XJARS-01-06,XJARS-01-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3D01D10)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稳定支持专项(xjnkywdzc-2024002-08,xjnkywdzc-2023005-pt1) 

出 版 物:《新疆农业科学》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5年第62卷第1期

页      码:29-36页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磷肥施用方式对干播湿出小麦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干播湿出模式下滴灌小麦磷肥施用方式。【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新冬22号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置造墒播种(F)和干播湿出(D)2种出苗水方式;副区在总施磷量一致条件下设置3种磷肥施用方式,100%基施(P_(1))、70%基施+30%滴施(P_(2))、50%基施+50%滴施(P_(3)),分析不同施磷方式对干播湿出小麦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磷肥后移显著增加了小麦的叶片SPAD值和LAI,分别提高0.88%~7.63%和7.25%~49.38%。在小麦光合特性中,各指标均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其中DP_(3)处理表现最佳,P_(n)、T_(r)和G_(s)在开花期分别为25.59μmol/(m^(2)·s)、18.21mmol/(m^(2)·s)和0.73mmol/(m^(2)·s),C_(i)最低为324.88μmol/mol,且处理间差异显著。磷肥后移有效提高了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较FP_(1)处理提高了1.36%~18.43%、0.59%~4.06%和0.77%~7.21%。籽粒产量表现为DP_(3)>DP_(2)>FP_(3)>FP_(2)>DP_(1)>FP_(1),与FP_(1)相比,各处理增产幅度均在4.5%以上。【结论】DP_(3)处理(50%基施+50%追施)冬小麦光合有促进作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表现最佳,有利于磷肥高效利用。

主 题 词:干播湿出 滴灌小麦 施磷方式 光合生理 产量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D O I:10.6048/j.issn.1001-4330.2025.01.004

馆 藏 号:20315817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