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城郊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武汉市为例 收藏
城郊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武汉市为例

城郊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武汉市为例

作     者:陈璇 孟建军 孙聪 汪剑 邓平 戴煜泰 韩晓芳 李丽雪 Chen Xuan;Meng Jianjun;Sun Cong;Wang Jian;Deng Ping;Dai Yutai;Han Xiaofang;Li Lixue

作者机构: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430015 武汉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430050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武汉430070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武汉430062 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学院武汉430056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1643)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计划资助项目(wszky202113) 武汉市教育局产学研项目(CXY201604) 

出 版 物:《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25年第53卷第3期

页      码:35-41,I0003-I0006页

摘      要:对武汉市5个城郊湖泊的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调查中共检出底栖动物29种,主要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环棱螺(Bellamya sp.)和水丝蚓(Limnodrilus sp.),均为喜有机质的耐污种;水体理化指标表明5个湖泊呈高度富营养化,除叶绿素a质量浓度之外,各湖的理化因子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典范分析(CCA)与冗余分析(RDA)分析表明,水体中的总氮(TN)和总磷(TP)与环节动物密度正相关,与软体动物呈负相关;透明度(SC)与各湖泊优势种相关性差异较大;叶绿素a则对优势种影响较弱或无明显影响.基于底栖动物指示物种进行水质评价结果显示,Wright指数评级偏优,Goodnight-Whitley生物指数及BPI相对重要性指数近似,调查的5个城郊湖泊处于轻污染至β-中污染,与水质调查的结果相近.研究有助于准确掌握武汉市城郊湖泊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状态,为城郊湖泊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主 题 词:城郊湖泊 底栖动物 水环境因子 指示物种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5[工学-矿业类] 

D O I:10.16366/j.cnki.1000-2367.2024.03.15.0002

馆 藏 号:20315819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