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射野角度对中下段食管癌动态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影响 收藏
射野角度对中下段食管癌动态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影响

射野角度对中下段食管癌动态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影响

作     者:朱均强 班卫华 梁前 覃富捷 高扬 梁丽冰 ZHU Junqiang;BAN Weihua;LIANG Qian;QIN Fujie;GAO Yang;LIANG Libing

作者机构: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放疗科广西玉林537000 百色市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广西百色533000 

基  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科技局科研项目(玉市科20220609)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与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Z20180443) 

出 版 物:《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年 卷 期:2025年第9卷第5期

页      码:12-16页

摘      要:目的:探讨射野角度对动态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25例,在增强定位CT图像上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在Eclipse 10.0计划系统中基于同一套CT图像设计4组动态调强计划(G1组射野角度分别为0°、30°、160°、200°和330°;G2组0°、60°、160°、200°和300°;G3组0°、30°、135°、160°、200°、225°和330°;G4组0°、120°、140°、165°和195°)。比较4组计划靶区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危及器官(心脏、肺和脊髓)剂量分布和机器参数的差异。结果:4组计划靶区D_(98%)、D_(50%)、D_(5%)、D_(2%)、HI和CI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V_5、V_(10)、V_(20)和D_(mean),正常组织V_5、V_(10)和V_(30),心脏V_(30)、V_(40)和D_(mean),脊髓D_(max)和D_(mea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组双肺V_5、V_(10)、V_(20)和D_(mean)、正常组织V_5和V_(10)最低,G2组最高。G1组心脏V_(30)、V_(40)和D_(mean)、脊髓D_(max)和D_(mean)最高,G4组心脏V_(30)、V_(40)和D_(mean)最低,G2组脊髓D_(max)和D_(mean)最低。4组投照时间与机器跳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中下段食管癌,适当增大患者前面射野角度与0°的夹角或者增加后面射野可以改善靶区剂量分布,降低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受量。偏向左后侧的射野角度会让计划剂量分布较好,心肺保护较好,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情况选取。

主 题 词:食管癌 中下段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 射野角度 剂量学 

学科分类:0831[工学-公安技术类] 100207[100207] 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类] 10[医学] 

D O I:10.20267/j.issn.2096-3807.2025.05.004

馆 藏 号:20315823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