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由叙述的进到说明的”:早期民俗学者的学科意识及学术探索 收藏
“由叙述的进到说明的”:早期民俗学者的学科意识及学术探索

“由叙述的进到说明的”:早期民俗学者的学科意识及学术探索

作     者:李向振 Li Xiangzhen

作者机构: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早期中国民俗学知识生产机制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4BSH005)的阶段性成果 

出 版 物:《文史哲》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年 卷 期:2025年第02期

页      码:99-112+167页

摘      要:从学科建设来看,中国民俗学与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差不多同时期设立,但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里,民俗学学科先后经历了两次沉浮并最终衰落下去,而其他学科则一路直上。早期民俗学没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发育成比较完善的现代社会科学部门,主要原因在于早期民俗学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任务及目的没有形成共识,以致在很长时间里,它都以“资料之学”面目呈现。当然,不少早期从事民俗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此问题,并进行了深刻的讨论。殊为可惜的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讨论并未全部落实到学术实践中去。现在我们重新阅读前辈学者的相关思考,或许对于讨论当下民俗学学科建设及完善学术知识体系有所助益。

主 题 词:早期民俗学 学科意识 资料之学 知识生产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类] 0304[法学-民族学类] 03[法学] 030304[030304] 

核心收录:

D O I:10.16346/j.cnki.37-1101/c.2025.02.09

馆 藏 号:20315835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