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佛教海路传入中国论 收藏
佛教海路传入中国论

佛教海路传入中国论

作     者:李刚 

作者机构:浙江上虞市文化局 

出 版 物:《东南文化》 (Southeast Culture)

年 卷 期:1992年第5期

页      码:133-147页

摘      要:佛教初传中国是否只有西北丝路一道?这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本文作者主张佛教最先是由海路传入中国的.早期佛教的传播是观念的播迁,佛教率先流行的西域滨海地区的“胡人”为佛教文化的载体,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开始,这些“胡人”以奴隶、商人、艺人、佛教徒等身份从海上入居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从而把佛教带进了中国,其明显的表现就是当时本地区民俗观念的巨大变化.今天所见的狮、象、鸽子等象征性的动物形象,堆塑器、塔式罐之类的象征性建筑造型以及“托钵僧”俑、胡人俑和佛像等,是佛教文化从战国以后至东汉时期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逐渐流行的艺术积淀.文章说明,佛教初传中国是个十分复杂的学术问题,传统观点只依文献中残缺不全的记载为据,确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作者提出的观点和研究对认识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也有一定价值,值得一读.

主 题 词:西域 佛教文化 经海路 滨海地区 胡人 东南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 传人 公元前 狮子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类] 0601[历史学-历史学类] 0304[法学-民族学类] 03[法学] 06[历史学] 030304[030304] 07[理学] 0712[理学-统计学类]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16072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