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硝酸羟胺在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流程钚线第三循环中的应用 收藏
硝酸羟胺在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流程钚线第三循环中的应用

硝酸羟胺在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流程钚线第三循环中的应用

作     者:于恩江 黄怀安 周兴权 陶成英 张林耀 杨振书 利黎明 

作者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 

出 版 物:《原子能科学技术》 (Atom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1993年第27卷第5期

页      码:451-457页

摘      要:为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流程的设计之用,通过还原实验,研究温度、溶液酸度、硝酸羟胺(HAN)与钚的初始浓度比值对HAN还原Pu(Ⅳ)的还原百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低酸和合适的HAN用量有利于Pu(Ⅳ)的还原。用模拟料液进行3A槽和3B槽串级实验的结果表明:3A槽的钚回收率达99.9%以上,3B槽的达99.98%;钚中去铀分离系数达50左右。通过单级和串级实验,研究了含钚30%(V/V)TBP-煤油放置时间对钚反萃率的影响。反萃率随放置时间增长而下降。

主 题 词:硝酸羟胺  核燃料后处理 反萃取 

学科分类:08[工学] 082702[082702] 0805[工学-能源动力学] 0827[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16077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