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走狗·喽罗·爪牙”别释 收藏
“走狗·喽罗·爪牙”别释

“走狗·喽罗·爪牙”别释

作     者:胡星林 

作者机构:四川大邑灌口中学 

出 版 物:《语文知识》 (The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Language)

年 卷 期:1996年第4期

页      码:21-22页

摘      要:现代汉语中,“走狗”、“喽罗”、“爪牙”都是贬义词。走狗,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喽罗,比喻追随恶人的人;爪牙,比喻坏人的党羽。然而在古汉语中,这三个词都不含贬义。走狗,原指猎犬。《国策·齐策四》:“也无东郭俊、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后用以比喻为人出力者。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狡兔死,走狗烹。”又用以比喻甘愿做他人门生。在我国文艺史上,有两位自称是别人“走狗”的艺术大师:一个是清代画家郑板桥,一个是现代画家齐白石。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名燮。他曾给自己刻过一枚“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的图章。徐青藤即徐渭,是我国明代著名的诗画大家。郑板桥悉心研究、刻意揣摩他的艺术所长,甘心作他门下的“走狗”。

主 题 词:郑板桥 比喻 现代汉语 古汉语 扬州八怪 越王勾践 齐白石 贬义词 文艺史 艺术大师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类] 04[教育学] 

D O I:10.13513/j.cnki.41-1041/h.1996.04.012

馆 藏 号:20316103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