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喀斯特地区不同茎形态植物的水土保持和养分截留效果研究 收藏
喀斯特地区不同茎形态植物的水土保持和养分截留效果研究

喀斯特地区不同茎形态植物的水土保持和养分截留效果研究

作     者:田小松 陈龙 周瑞荣 郑杰炳 TIAN Xiao-song;CHEN Long;ZHOU Rui-rong;ZHENG Jie-bing

作者机构: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研究中心重庆400042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贵阳550006 

基  金: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专项资金项目(黔农科院院专项035号 黔农科院院专项025号)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NY字3106号 黔科合院所创能4002号) 

出 版 物:《水土保持研究》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 卷 期:2014年第21卷第4期

页      码:64-68,73页

摘      要:在坡度为30°的坡地建立12个径流小区,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析了3种不同茎形态植物的水土保持和养分截留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水土保持和养分截留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薜荔,马蔺和常青藤的覆盖度分别为53.1%,62.8%和60.0%。薜荔,马蔺和常青藤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效果,不同植物的保水固土效应存在显著性差异。薜荔,马蔺和常青藤对TP,DP,TN,NO-3-N,NH+4-N和K有一定的截留作用。薜荔对TP,DP,TN,NO-3-N,NH+4-N和K的截留效果分别为0.58,0.64,0.54,0.86,0.64,0.54;马蔺对TP,DP,TN,NO-3-N,NH+4-N和K的截留效果分别为0.76,0.64,0.68,0.78,0.53,0.56;常青藤对TP,DP,TN,NO-3-N,NH+4-N和K的截留效果分别为0.72,0.75,0.61,0.83,0.45,0.58。水土保持与养分截留效果之间呈现极显著性相关(Pearson相关性系数>0.698**),表明水土保持是养分截留的有效途径。

主 题 词:喀斯特地区 水土保持 养分截留 

学科分类:082802[082802] 090707[090707] 0907[农学-草药学] 08[工学] 0828[工学-建筑类] 09[农学] 0815[工学-矿业类] 

D O I:10.13869/j.cnki.rswc.2014.04.014

馆 藏 号:20316127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