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略论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的时空艺术 收藏
略论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的时空艺术

略论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的时空艺术

作     者:杨亦军 

出 版 物:《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1991年第18卷第6期

页      码:74-81页

摘      要:海明威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以下简称《丧钟》),在他整个创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不仅因为他在这部作品中完成了思想上的早期过渡,放弃了早年信奉的虚无主义,对自身和社会树立了新的信心;而且还由于他积极投入社会实践,从西班牙战场上的拼死搏斗中找到了他所需要的题材,并用一种与以前不同的手法把它再现出来,在创作风格上进行大胆突破,愈益显示出其独特艺术风格的巨大魅力。 海明威这种独特的风格在《丧钟》里具体表现为运用一系列独具匠心的时空艺术手法,创造了一种新的叙述结构形式。这部堪称海明威最宏伟的长篇巨制,其事件发生的时间极其有限(只限于三天之内的七十几个小时);其活动空间极其狭小(除安德烈到戈尔兹总部送信外,仅限于游击队活动的圭达马的一个山谷的上部);

主 题 词:海明威 乔丹 时空艺术 作品 主人公 主要情节 玛丽亚 情节发展 游击队员 自然时空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类] 0401[教育学-教育学类] 03[法学] 04[教育学] 

D O I:10.13734/j.cnki.1000-5315.1991.06.011

馆 藏 号:20316175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