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太湖流域源头南苕溪河口生态工程恢复及其初期水质净化效应 收藏
太湖流域源头南苕溪河口生态工程恢复及其初期水质净化效应

太湖流域源头南苕溪河口生态工程恢复及其初期水质净化效应

作     者:袁淑方 王为东 董慧峪 强志民 李松 汪仲琼 杨金珠 尹澄清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临安311300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 嘉兴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嘉兴314001 

基  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No.2008ZX07101-006-08)~~ 

出 版 物:《环境科学学报》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年 卷 期:2013年第33卷第5期

页      码:1475-1483页

摘      要:针对太湖流域源头溪流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和生态拦截净化较弱的问题,采用生态工程措施于南苕溪入青山湖水库河口处对河道进行恢复.综合考虑山溪性河流水文水动力特征,通过构建、稳定和保护河口与滨岸带生态系统实现河道恢复目标.所采用关键技术包括:合金钢网石兜抛石技术、深潭-浅滩/塘-洼地组合净化技术、分流沙嘴技术、T-型乱石抛筑透水坝技术、河岸侵蚀面防侵蚀的浅滩沙洲场技术、植被缓冲带技术、水生植物恢复技术等.对河口生态工程区进行连续9个月的监测结果显示,工程区上段浅滩及分流沙嘴区能有效复氧,提升pH值并降低电导率,同时对总磷、活性磷和悬浮颗粒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中段深潭区通过强化的微生物活性能有效去除铵态氮与亚硝态氮;下游T-型坝能较好地拦截并沉积河口冲刷物质,但需对其定期清理以防引发二次污染.河口生态工程运行初期较好地改善了河道结构并提升了河流自净能力,对河流生态恢复最具指示作用的水质指标溶解氧饱和度、铵态氮去除率在工程实施后较工程实施前平均分别提高了14.5%、14.7%.

主 题 词:山溪性河流 河口与滨岸带 合金钢网石兜 深潭-浅滩 塘-洼地 透水坝 沙洲场 植被缓冲带 

学科分类:0830[工学-生物工程类] 08[工学] 0815[工学-矿业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3671/j.hjkxxb.2013.05.016

馆 藏 号:20316263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