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气候干旱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下的北京水资源承载力变化情景模拟研究 收藏
气候干旱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下的北京水资源承载力变化情景模拟研究

气候干旱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下的北京水资源承载力变化情景模拟研究

作     者:黄庆旭 何春阳 史培军 赵媛媛 杨洋 

作者机构: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基  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92007) 北京市委组织部2008年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D类项目"水资源约束下的北京城市扩展空间过程模拟" 

出 版 物:《自然资源学报》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年 卷 期:2009年第24卷第5期

页      码:859-870页

摘      要:水资源是人与其他生命系统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环境质量,水资源影响着城市的社会经济水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内,北京经历了快速的国民经济发展,但这也对水资源造成了更大的压力,使得北京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由于未来的经济和人口发展规划对水资源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论文利用系统动力学(SD)的原理和方法,首先构建了气候干旱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下的北京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而在中国北方干旱化大背景和北京城市规划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了规划发展情景、气候干旱情景和适应对策情景并进行了模拟分析。1990-2005年的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SD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北京水资源的复杂变化过程。2006-2020年的模拟结果显示气候干旱下北京水资源可供应量减少到29.88×10^8m^3,比起2005年减少了7.62%,远低于按规划目标发展下的水资源需求量52.83×10^8m^3。在水资源的约束下,人口和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北京可承载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和人口分别为128.05×10^8元、3152.69×10^8元和1167.18×10^4人,远低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设想。比较3种适应对策,开展调水工程对人口承载力影响最大,依靠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比较小。综合各种适应对策和气候干旱作用之后,水资源可供应量、人口和经济发展承载量接近或超过规划目标要求。

主 题 词:干旱化 水资源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模型 情景模拟 北京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501[081501] 0815[工学-矿业类]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17370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