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就《中国铁路何日走出“瓶颈”》的报道 给人民日报总编辑的一封信 收藏
就《中国铁路何日走出“瓶颈”》的报道 给人民日报总编辑的一封信

就《中国铁路何日走出“瓶颈”》的报道 给人民日报总编辑的一封信

作     者:郑熙亭 

作者机构:河北省委《探索与求是》杂志社 社长河北省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主任 

出 版 物:《新闻实践》 (Practical Journalism)

年 卷 期:1993年第4期

页      码:3-4页

摘      要:2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记者张国荣采写的《中国铁路何日走出“瓶颈”》一文,引起广泛注意,铁路部门反响尤为强烈,人们纷纷抢看报纸,有的还复印传阅。铁道部副部长石希玉说,铁路部门的同志看了这篇报道,心里热呼呼的。这种情况多年少见。现在有一种说法,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新闻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情况下党报越强调指导性,越容易失去读者。看来情况不完全是这样,这其中有个宣传方法、宣传艺术的问题。实践证明,同样一件事情,报道角度、写作水平、语言风格等不同,写出来的作品其社会效果也会大不相同。丁关根同志不久前在人民日报发表讲话指出:“面对加快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新闻宣传的新需求,新闻宣传工作一定要更加重视改进宣传方法,讲求宣传艺术,注重宣传效果。”“改进宣传方法,讲求宣传艺术,必须发挥新闻单位各自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能不能吸引读者,很大程度上要看你有没有特色。”他特意强调:“理论、评论、重大新闻和有分量的报道是党报特别是人民日报的特色。”去年底以来,人民日报编委会强调进一步推进新闻改革,强调扬长补短,即扬言论、理论、深层次报道的优势,取众家之精华,同时下大力改进新闻报道,在办出特色上想办法,下功夫。应该说,编辑部门不少同志是重视深度报道这一特色作品的,但有些人大笔一挥,洋洋万言,反响却稀松平常,究其原因,其中之一便是看问题的深度并不够,有虚张声势甚至哗众取宠之嫌。真正有分量的深度报道,要求作者拿出比写通常的新闻报道大得多的气力与心血,认真调查研究,获得翔实准确的数据和真实的典型事例,然后才去分析研究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深度报道又要求作者有较硬的笔头功夫,叙述与议论生动而不呆板,洒脱而非添油加醋,如此才可能吸引读者。张国荣的报道所以能吸引读者,在上述两方面都有成功之处。河北省委《探索与求是》杂志社社长郑熙亭最近写信给邵华泽,他在赞扬张文的同时谈了不少改进新闻报道的看法,颇有见地。郑文称:“如果说报刊宣传要克服一般化的话,这篇报道提供了绝好的范例。”现将这封信全文刊登出来,供有兴趣研究新闻业务的同志参考。

主 题 词:宣传方法 新闻竞争 邵华泽 张国荣 正面宣传 铁道部副部长 宣传工作 新闻改革 希玉 新闻业务 

学科分类:050301[050301] 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馆 藏 号:20317910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