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植被恢复对亚热带退化红壤区土壤化学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收藏
植被恢复对亚热带退化红壤区土壤化学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植被恢复对亚热带退化红壤区土壤化学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     者:龚霞 牛德奎 赵晓蕊 鲁顺保 刘苑秋 魏晓华 郭晓敏 

作者机构: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南昌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南昌330045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昌330022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奥提根分校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60312)资助 

出 版 物:《应用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 卷 期:2013年第24卷第4期

页      码:1094-1100页

摘      要:利用1991年在江西省泰和县严重退化的丘陵红壤区建立的长期森林恢复实验基地,以自然恢复的荒草地为对照,分析了湿地松纯林、枫香纯林、湿地松-枫香混交林3种植被类型造林19年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枫香纯林和湿地松-枫香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15.16±3.53和16.42±0.49g·kg-1)显著高于荒草地(9.30±1.13g·kg-1);土壤全磷含量表现为荒草地(0.30±0.02g·kg-1)>湿地松-枫香混交林(0.22±0.04g·kg-1)>枫香纯林(0.14±0.01g·kg-1);土壤有效磷含量为枫香纯林(1.66±0.02mg·kg-1)、湿地松-枫香混交林(2.47±0.27mg·kg-1)和湿地松纯林(1.15±0.71mg·kg-1)显著高于荒草地(0.01±0.00mg·kg-1);土壤的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及百分比、土壤无机解磷菌和有机解磷菌数量均为枫香纯林、湿地松-枫香混交林显著高于湿地松纯林和荒草地;真菌数量及百分比、放线菌百分比为枫香纯林、湿地松-枫香混交林显著低于荒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细菌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真菌和放线菌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磷与有机解磷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无机解磷菌数量不相关.枫香纯林和湿地松-枫香混交林可以作为亚热带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的推荐模式.

主 题 词:丘陵红壤区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微生物 

学科分类:082802[082802] 090707[090707] 0907[农学-草药学] 08[工学] 0828[工学-建筑类] 09[农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3287/j.1001-9332.2013.0264

馆 藏 号:20318097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