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卡尔松自然环境模式的艺术化倾向与对象性特征 收藏
卡尔松自然环境模式的艺术化倾向与对象性特征

卡尔松自然环境模式的艺术化倾向与对象性特征

作     者:赵奎英 

作者机构: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美学基本理论的分析与重建"(项目号:13JJD7500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语言学与生态文学 文化理论研究"(项目号:1213ZW007)的阶段性成果 

出 版 物:《天津社会科学》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6年第4卷第4期

页      码:132-137页

摘      要:卡尔松的自然环境模式是在对西方传统自然审美中的两种艺术化模式——"对象模式"和"景观模式"的批判中提出来的,但他的自然环境模式本身仍然具有突出的艺术化倾向和对象性特征。通过艺术化途径,卡尔松对"欣赏什么"和"如何欣赏"进行了排除和缩减,使得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本身的丰富性、完满性和自然性都受到了抑制。通过对象化方式,卡尔松把自然确定为对象领域,人与自然、人与环境被放置到主客体关系的框架中,成为相互分离、二元对立的东西,这使得他的自然环境模式缺乏一种真正的生态视野和生态精神。卡尔松自然环境模式的根本症结是其认识论对象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他固守主客分离的理路和客观知识的理想,并妨碍他正确地提出恰当自然审美的目标。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论可以为这种思维方式的更新提供理论支持与解决途径。

主 题 词:卡尔松 自然环境模式 艺术化 对象性 恰当自然审美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类] 010106[010106] 

核心收录:

D O I:10.16240/j.cnki.1002-3976.2016.04.021

馆 藏 号:20318440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