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共轭高能隙电致磷光主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收藏
大共轭高能隙电致磷光主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大共轭高能隙电致磷光主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作     者:张珍 韩春苗 许辉 ZHANG Zhen;HAN Chunmiao;XU Hui

作者机构: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76020 51373050) 

出 版 物:《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6年第33卷第3期

页      码:351-369,421页

摘      要:目前,有机电致磷光材料亟待解决的一个核心科学问题是如何获得高能隙与双极载流子注入/传输能力兼备的主体材料。现已报道的主体材料可分为小分子主体材料、树枝状主体材料和聚合物主体材料。树枝状化合物可实现主客体一体化修饰,具有热稳定性高、载流子传输能力优异和可通过旋涂等溶液加工方式制备器件等优点,但其合成难度相对较大。同时,受限于现有的溶液加工技术,其器件效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聚合物主体材料结构易于修饰,因而易于进行功能性扩展。但其化合物成分的单分散性较弱,因受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器件性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就小分子主体材料而言,虽然其化学结构明确、易提纯。但是,小的共轭体系往往功能相对单一,难以体现"多功能合一"的分子设计思想。相对而言,大共轭型小分子主体材料一方面可以通过合理地组合多功能基团对分子的光电性质进行有目的的细致调节,另一方面可通过恰当的连接方式来抑制共轭扩展和分子内电子相互作用所导致的激发态能量损失,从而获得光电性质明确可调的高性能主体材料体系。本文对近年来大共轭型电致磷光主体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对分子的设计思想和材料的构效关系进行了讨论,为今后本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主 题 词:电致磷光 主体 共轭结构 构效关系 

学科分类:070207[070207] 07[理学] 08[工学] 0803[工学-仪器类] 0702[理学-物理学类] 

D O I:10.13482/j.issn1001-7011.2016.05.116

馆 藏 号:20318660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