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以县域为评价单元 收藏
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以县域为评价单元

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以县域为评价单元

作     者:朱万泽 范建容 王玉宽 申旭红 田兵伟 魏宗华 ZHU Wan-Ze;FAN Jian-Rong;WANG Yu-Kuan;SHENG Xu-Hong;TIAN Bing-Wei;WEI Zong-Hua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1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SCX2-YW-N-06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2017)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C01A15)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9年第29卷第5期

页      码:2603-2611页

摘      要:长江上游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准确可靠地掌握生物多样性信息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决策的基础,大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估已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其保育管理和决策最紧迫的问题之一。设计了由植被景观多样性指数、自然保护区多样性指数、基于生态系统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国家保护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国家保护动物多样性指数5大指标构成的区域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计算公式,并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开展了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为极重要的县域共18个,占总县数的4.95%;评价结果为重要的县域共41个,占11.26%;评价结果为次重要的县域共76个,占20.88%;评价结果为中等水平的县域共106个,占29.12%;评价结果为中下水平的县域共68个,占18.68%;评价结果为不重要的县域共55个,占15.11%。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为极重要、较重要和重要的县域主要分布于横断山区、秦巴山区、华西雨屏区、长江源区和川渝鄂黔交界处山地。

主 题 词:生物多样性评价 指标体系 长江上游 县域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7[理学] 071004[071004] 

核心收录:

D O I:10.3321/j.issn:1000-0933.2009.05.050

馆 藏 号:20318806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