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京剧之我见 收藏
中国京剧之我见

中国京剧之我见

作     者:王元化 

出 版 物:《戏剧艺术》 (Theatre Arts)

年 卷 期:1992年第4期

页      码:55-57页

摘      要:要接受并欣赏一种艺术,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那就是需要逐渐地去适应,去熟悉,去习惯,去理解,这样,才能培养起对它的兴趣,引发起对它的爱好。接受并欣赏京戏,尤其需要这样一种过程。如果说任何艺术品都有它特定的语言,那么以虚拟性程式为手段、以写意为表现形态的京戏的特定语言,就是比较难以接受的艺术语言之一。正如我们说拼音文字是最易懂的,可是至今未能破译的玛雅文字却像天书一样,令人感到扑朔迷离。除了语言学家、考古学家外,谁愿意去和这迷一般的玛雅文字打交道呢?观众要接受京剧,就先要使京剧的特定语言在自己心中有一个破译过程。这种过程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熏陶,才能慢慢习惯起来。以我自己为例,我在五、六岁时被喜爱京剧的外祖母经常带到剧场去看戏,往往不到终场即已昏昏入睡,散场后由家人抱着回家。有好一阵,如果不是孩子爱热闹的心理,我对剧场中刺耳的锣鼓喧哗是难以忍受的。我也害怕老生或老旦一直呆坐着或呆站着大段干唱。我看武戏开打才感到有点意思。但我并不懂功架身段,只知道黑花脸杀出红脸杀进,打旋子,翻筋斗,耍枪花……这些近于难技式的功夫。后来年岁渐长。

主 题 词:中国京剧 虚拟性 艺术语言 长时间 语言学家 表演体系 拼音文字 表现形态 欣赏 写意型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3737/j.cnki.ta.1992.04.010

馆 藏 号:20319259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