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褪色沙雷菌耐药率与多位点序列分析研究 收藏
褪色沙雷菌耐药率与多位点序列分析研究

褪色沙雷菌耐药率与多位点序列分析研究

作     者:赵瑞珂 顾国浩 韩清珍 赵丽娜 钱雪峰 张险峰 史进方 徐杰 ZHAO Rui-ke;GU Guo-hao;HAN Qing-zhen;ZHAO Li-na;QIAN Xue-feng;ZHANG Xian-feng;SHI Jin-fang;XU Jie

作者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6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81501425) 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Q201401)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基金资助项目(KYLX-1261) 苏州市"科教兴卫"青年基金资助项目(kjxw2014008) 

出 版 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年 卷 期:2016年第26卷第18期

页      码:4084-4087页

摘      要:目的研究褪色沙雷菌的耐药率与分子流行病学规律,建立多位点序列分析方法,明确其进化特征,为临床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和防控此致病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12月分离的40株褪色沙雷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与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并用Splits tree与CLUSTALW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其流行趋势。结果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0株褪色沙雷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10.0%~52.5%,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2.5%;MLSA设计4个管家基因,GC含量约为60.0%;各等位基因数分布于14~16,各多态性位点数分布于33~74,gyrB的多态性位点数最多(74个);Splits tree软件分裂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褪色沙雷菌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克隆复合体;CLUSTALW软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0株褪色沙雷菌形成19个ST型,其中ST8型12株,且ST8型是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褪色沙雷菌的流行与暴发型,ST8、ST9、ST10与ST11形成一个克隆复合体CC8。结论褪色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且多为泛耐药菌株;褪色沙雷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趋势相对较慢,在基因组上高度保守,目前需要重点监测以ST8型为代表褪色沙雷菌CC8克隆复合体的流行,以防其在医院的大规模流行与暴发。

主 题 词:褪色沙雷菌 多位点序列分析 管家基因 克隆复合体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类] 100705[100705] 1001[医学-基础医学] 100103[100103] 10[医学] 

D O I:10.11816/cn.ni.2016-152610

馆 藏 号:20319296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