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崇高内涵及其审美特征 收藏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崇高内涵及其审美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崇高内涵及其审美特征

作     者:陈启 胡全生 Chen Qi;Hu Quansheng

作者机构:上海交通大学英语系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项目编号:11&ZD137]阶段性成果 

出 版 物:《文艺理论研究》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年 卷 期:2016年第36卷第4期

页      码:94-102页

摘      要:本文分析了康德对美的美学和崇高的美学的划分,阐释了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为崇高美学的观点,指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崇高内涵和审美特征主要存于六个方面:高歌反抗的艺术,只求怎么讲不问讲什么,尊奉不确定性为第一美学原则,"差异万岁",在极端和折中当中获取陌生,在调整期待中获取愉悦。本文认为,以传统的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而论,后现代主义文学显然无美可言,因为它"不知道如何谈论自己的美"。

主 题 词: 崇高美学 审美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 不可表现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类] 010106[010106]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19452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