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投资激励视角下农产品供应链治理结构优化 收藏
投资激励视角下农产品供应链治理结构优化

投资激励视角下农产品供应链治理结构优化

作     者:浦徐进 范旺达 PU Xu-jin;FAN Wang-da

作者机构: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12 江苏食品安全研究基地江苏无锡214112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农户行为偏好的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机制设计研究"(编号:71371086)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一般课题"江苏食品产业链的组织与食品安全研究"(编号:10JD024)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中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管理研究"(编号:2013-011) 江南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重点项目(编号:JUSRP51416B) 

出 版 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 卷 期:2015年第25卷第1期

页      码:152-157页

摘      要:本研究针对"公司+农户"型供应链面临的双边投资意愿不足的现实困境,论文尝试在不对称纳什谈判博弈和Stacklberg博弈的框架下,分析"公司+合作社+农户"型农产品供应链提升双边投资意愿的理论依据,从而为农产品供应链的治理结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数理模型分析显示:1与"公司+农户"型供应链相比,"公司+合作社+农户"型供应链中的农户种植投资和公司销售投资的意愿均能得到提升。2"公司+合作社+农户"型供应链的农户利润水平与合作社谈判力正相关;当合作社具有相对较强的谈判力时,即使合作社规定的资本留存率较高,农户利润水平依然能够高于"公司+农户"型供应链。3当合作社谈判力在某一特定范围内时,公司与农户利润水平均能实现Pareto改进。4当考虑到公司和农户进行长期合作时,"公司+合作社+农户"型供应链中确保农户履约的保证金阈值显著低于"公司+农户"型供应链。最后,利用数值仿真分析了合作社谈判能力、资本留存率等因素对公司与农户利润水平的影响以及农户保证金阈值的变化。论文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农户和公司在"公司+合作社+农户"型供应链中的地位更为平等,合作社能够形成对于公司的制衡力量,这大大降低了农户进行种植投资后可能面临的"敲竹杠"风险,农户的种植投资意愿得到提升。当农户加大种植投资后,合格农产品产量将会提高,这反过来又会激励公司提升销售投资意愿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我国未来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制度创新必须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壮大为基础,大力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型供应链,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有助于让农户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主 题 词:农产品供应链 双边投资 合作社 不对称纳什谈判 

学科分类:120301[120301] 12[管理学] 1203[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类]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1.021

馆 藏 号:20319729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