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30个形态性状的中国杏属(Armeniaca Scop.)植物分类... 收藏
基于30个形态性状的中国杏属(Armeniaca Scop.)植物分类学研究

基于30个形态性状的中国杏属(Armeniaca Scop.)植物分类学研究

作     者:王家琼 吴保欢 崔大方 羊海军 黄峥 齐安民 WANG Jiaqiong WU Baohuan CUI Dafang YANG Haijun HUANG Zheng QI Anmin

作者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重庆市云阳县森林资源监测中心重庆404500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广东广州510642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长沙410014 重庆市云阳县果品产业发展局重庆4045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70246) 

出 版 物:《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Journal of Pla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 卷 期:2016年第25卷第3期

页      码:103-111页

摘      要:基于与叶和果实相关的30个形态性状(包括20个定性性状和10个定量性状)对中国杏属(Armeniaca Scop.)11种3变种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构建了中国杏属植物的OTU散点图;并且,结合降水量分布图绘制了中国杏属植物分布图。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杏属植物被分成2支。若包含毛叶梅(*** *** Koehne),则毛叶梅、梅(*** Sieb.)、洪平杏(*** ***)以及政和杏(*** *** et ***)聚为一支,其余8种2变种聚为另一支;若不包含毛叶梅,梅则被划分在后一个分支中。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仅60.318 0%,说明中国杏属植物的形态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在前3个主成分中,树高、叶片下表面被毛情况、叶长/叶柄长比值、叶长/叶宽比值、果核形状、叶宽、果核宽、叶柄长、果柄长和叶缘锯齿形状的绝对权重值均在0.7以上,表明这10个性状在中国杏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OTU散点图显示:中国杏属植物在二维散点图上的分类结果与其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并且,其聚类结果中的各分支在三维散点图上也能够明显区分,说明可以采用前3个主成分中绝对权重值较高的性状对中国杏属植物进行分类。分布图显示:杏属植物遍布中国各省(区),且主要集中分布在400和800 mm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区域。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及他人的研究成果,支持"将藏杏〔***(Batal.)Kost.〕作为杏(*** Lam.)的1个变种"以及"将政和杏作为梅的1个变种"的分类处理,并支持"将洪平杏作为独立种"的分类处理。此外,建议将仙居杏(*** *** et ***)和华仁杏(*** *** et al)作为杏属的栽培种。

主 题 词:杏属 形态性状 UPGMA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OTU散点图 分类学修订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71001[071001] 0830[工学-生物工程类] 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1[医学-基础医学] 07[理学]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0902[农学-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0713[0713]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674-7895.2016.03.13

馆 藏 号:20320332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