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秸秆与菇渣堆肥用于双孢蘑菇栽培的理化性状和细菌群落分析 收藏
秸秆与菇渣堆肥用于双孢蘑菇栽培的理化性状和细菌群落分析

秸秆与菇渣堆肥用于双孢蘑菇栽培的理化性状和细菌群落分析

作     者:秦改娟 郭亚萍 张国庆 陈青君 Qin Gaijuan;Guo Yaping;Zhang Guoqing;Chen Qingjun

作者机构: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北京农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基  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牧业废弃物资源菌业循环子课题"(2012BAD14B09)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建设双孢菇工厂化关键技术研究(PXM2016-014207-000036) 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xx2015B025) 

出 版 物:《农业工程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16年第32卷第S2期

页      码:285-291页

摘      要:该研究以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传统麦草配方作为对照,分别用玉米秸秆和杏鲍菇菇渣替换部分麦草设计2个新配方,通过理化性状、细菌群落动态及产量分析,评价玉米秸秆或杏鲍菇菇渣用于工厂化双孢菇生产的可行性。分别在建堆、一次发酵结束、二次发酵结束3个时期采集堆肥样品,提取总DNA,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16S r DNA V3区通用引物,进行PCR‐DGGE扩增和序列分析,同时分析培养料理化性状,并测定双孢蘑菇产量。研究结果:玉米秸秆配方基质颗粒比较粗大,含氮量较低,二次发酵结束时与麦草配方具有较多的共有优势菌群,两者的细菌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也基本一致。菇渣配方基质颗粒比较细碎,含氮量较高,其堆肥3个时期的优势细菌种类、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与麦草配方明显不同。传统麦草配方具有良好的理化性状和稳定的细菌群落,玉米秸秆、杏鲍菇菇渣代替部分麦草的配方仍需进一步优化。

主 题 词:堆肥 细菌 秸秆 菇渣 理化性状 PCR-DGGE 双孢蘑菇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2[农学-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090202[090202] 

核心收录:

D O I:10.11975/j.issn.1002-6819.2016.z2.040

馆 藏 号:20320842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