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水分胁迫下高粱产量性状表达及复水后补偿效应的研究 收藏
水分胁迫下高粱产量性状表达及复水后补偿效应的研究

水分胁迫下高粱产量性状表达及复水后补偿效应的研究

作     者:曹昌林 白文斌 张建华 史丽娟 彭之东 范娜 李光 郭瑞峰 江佰阳 

作者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山西晋中030600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优质高粱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D07B02)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水地粒用高粱调亏灌溉技术研究"(20140311003-2) 

出 版 物:《中国农学通报》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16年第32卷第33期

页      码:81-88页

摘      要:为实现高粱的调亏灌溉,达到节水但不减产的目的,有必要先了解和掌握高粱在不同生育阶段水分胁迫下产量性状的变化情况,笔者运用二因素四水平的随机区组设计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苗期长历时轻中度及短历时重度胁迫后复水补偿效应明显,节水效率可达50.7%,同CK比较,MMD15、MMD20和MSD10处理产量分别提高4.96%、5.98%、7.18%,差异达5%的显著性,MSD20处理的产量降低1.88%;在拔节期长历时轻中度及短历时重度胁迫后复水补偿效应存在,但不太明显,水分胁迫后的负效应大于补偿效应的正效应,节水效率达37.9%,同CK比较,BMD5~BSD5处理产量依次降低5.38%、7.44%、8.78%、5.4%;差异达5%的显著性,而BSD10和BSD15处理产量降低20.9%和22.45%,达1%的差异显著性;在灌浆期轻中度的胁迫处理,节水效率可达50.0%,千粒重差异不显著,重度胁迫处理,千粒重分别降低20.0%、20.8%和24.4%,其差异达1%显著,导致产量分别降低15.2%、15.7%和16.2%,重度胁迫处理与轻中度胁迫处理相比,千粒重也有1%的显著性。

主 题 词:高粱 水分胁迫 产量性状 补偿效应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馆 藏 号:20320862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