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宫内慢性缺氧对子代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收藏
宫内慢性缺氧对子代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宫内慢性缺氧对子代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     者:王振华 黄子扬 吕国荣 WANG Zhen-Hua;HUANG Zi-Yang;LV Guo-Rong

作者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福建省泉州市362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福建省泉州市362000 

基  金:福建医科大学教授发展基金(61)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2007-CX-16)资助 

出 版 物:《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rteriosclerosis)

年 卷 期:2010年第18卷第9期

页      码:696-700页

摘      要:目的探讨胎儿宫内慢性缺氧对子代成年期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与性别、高脂血症和再缺氧的关系。方法采用四因素两水平析因设计,研究宫内慢性缺氧、性别、高脂血症、成年期再缺氧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建立大鼠宫内慢性缺氧模型、高脂血症模型与成年期再缺氧模型,观测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以及动脉内皮形态学改变。结果除性别因素外,宫内缺氧、高脂血症和再缺氧三个因素均可引起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均P<0.01),其主效应分别为14.1%、14.2%和12.9%,其中宫内缺氧与高脂血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存在协同交互作用(F=4.889,P<0.05),其余因素之间不存在显著性交互作用。宫内缺氧组部分内皮细胞水肿、坏死、甚至脱落,局部血小板堆积微血栓形成,内皮下层水肿,偶见炎症细胞浸润;正常对照组动脉内皮细胞层结构完整,未见上述改变。结论慢性宫内缺氧可引起子代成年期血管内皮功能与结构的损害,其作用强度与高脂血症、成年期缺氧相近,且可与高脂血症协同促进血管内皮损伤。

主 题 词:宫内缺氧 血管内皮功能 胎儿程序控制 高脂血症 成年期缺氧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 100104[100104] 10[医学] 

馆 藏 号:20321057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