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伊格尔顿“文学事件”的三重涵义--兼谈作为书名的event 收藏
伊格尔顿“文学事件”的三重涵义--兼谈作为书名的event

伊格尔顿“文学事件”的三重涵义--兼谈作为书名的event

作     者:阴志科 Yin Zhike

作者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基  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M581961]阶段性成果 

出 版 物:《文艺理论研究》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年 卷 期:2016年第36卷第6期

页      码:81-90页

摘      要:伊格尔顿2012年出版的《文学事件》与事件哲学有没有关联?如果有,为什么伊格尔顿直到第五章才开始讨论event?为什么这些讨论仅仅局限于其中的一小节?为了回答这些疑问,我们不得不梳理一下他所运用的部分概念。伊格尔顿的"结构/事件"观不但借鉴了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研究以及保罗·利科尔的解释学,还参考了吉登斯的"结构化"以及伊瑟尔的"策略"概念。但是,伊格尔顿提出的文学艺术的"事件性"并不同于巴迪欧的"事件",倒是更接近于德里克·阿特里奇提出的"文学伦理学",因为文学艺术在伊格尔顿这里最终要产生实效,是一种自我批判、面向未来、敞开种种可能性的伦理活动,审美实践最终可以看作一种更高层面上的道德实践。而这种理解,既符合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份,也符合我们对他的既定理解与期待。为了完整把握"文学事件"这个书名,不妨把"文学的发生"与"文学的后果"的涵义也囊括进来。

主 题 词:伊格尔顿 文学事件 事件哲学 结构主义 文学伦理学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文学] 050101[050101]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21086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