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恶意调解之防范及规制——以现象成因分析为基础 收藏
论恶意调解之防范及规制——以现象成因分析为基础

论恶意调解之防范及规制——以现象成因分析为基础

作     者:李昌超 陈磊 

作者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重庆401120 

基  金:作者作为主研参与的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仲裁案外人权利救济制度研究>CLS(2013)D20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合作主义视野中城镇基层纠纷解决实证研究>(13XFX015) 西南政法大学重点项目<社区调解与基层政权合法性再生产>(2012-XZZD06)阶段性成果 

出 版 物:《理论与改革》 (Theory and Reform)

年 卷 期:2014年第1期

页      码:158-161页

摘      要:恶意调解背离了法院调解制度的原义,严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干扰正常的审判秩序。实践中,多数虚假诉讼通过恶意调解结案。"注重调解的司法政策"、"当事人对调解中合意机制的利用"、"社会诚信的缺失"是恶意调解产生的重要原因。现行诉讼法对恶意调解及其引发的恶意诉讼惩罚机制的缺位,也使恶意调解者、诉讼者有恃无恐。可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对恶意调解加以规制。事前规制主要是通过完善相应立法,以加大对恶意调解当事人的处罚力度,使当事人对恶意调解的后果有明确的预测与判断,对其起到足够的遏制作用。事中规制主要是要增强法官在诉讼中发现当事人恶意调解的能力,以正当的程序设计实现当事人与法官间调解权力的平衡。事后规制则重点是赋予人民检察院对恶意调解提出抗诉的权力,加大对恶意调解的刑事惩处力度,设立相对完备的恶意调解诉讼侵权制度。

主 题 词:恶意调解 恶意串通 调解监督 

学科分类:0301[法学-法学类] 03[法学] 030101[030101] 

核心收录:

D O I:10.13553/j.cnki.llygg.2014.01.034

馆 藏 号:20321204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