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实践本体论的关系性与美和审美 收藏
实践本体论的关系性与美和审美

实践本体论的关系性与美和审美

作     者:张玉能 

作者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版 物:《中国美学研究》 

年 卷 期:2007年第1期

页      码:10-19页

摘      要:实践本体论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它以自然本体论作为不言自明的前提,主要是一种社会本体论,即阐明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是社会实践的存在论。实践美学以实践本体论为自己的本体论基础,使得实践美学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实践是一种关系性哲学范畴,它超越了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形而上学视野,消解了主体和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主体和客体、主体和主体、客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之中探讨美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使得美学成为了关于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科学,从而在人对现实审美关系之中来把握美和审美,因此,美和审美就是在社会实践之中生成的关系属性和价值属性以及自由创造。实践的关系性也就是现代美学和后现代美学所谓的 间性 ,但是,这种实践的 间性 不能简单地归结为 主体间性 ,而应该全面地包括 主客体间性 、 主体间性 、 客体间性 ,它们全面地生成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及其审美。在物质生产之中,主客体间性为主,辅之以主体间性和客体间性,主要生成着自然美及其审美;在精神生产之中,客体间性为主,辅之以主体间性和主客体间性,主要生成着艺术美及其审美;在话语生产之中,以主体间性为主,辅之以主客体间性和客体间性,主要生成着社会美及其审美。在三者之间,实践的主客体间性是根本性的,实践的主体间性和客体间性是条件性的,三者构成的交互关系共同生成着美和审美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共同决定着美和审美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共同显示着美和审美的意象性、超越性、自由性。

主 题 词:实践 实践本体论 关系性 间性 美和审美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类] 010106[010106] 

馆 藏 号:20321223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