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收藏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作     者:张晨晨 董大忠 王玉满 李新景 施振生 邱振 管全中 Zhang Chenchen;Dong Dazhong;Wang Yuman;Li Xinjing;Shi Zhensheng;Qiu Zhen;Guan Quanzhong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河北廊坊065007 

基  金:中国石油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项目(编号:2013E-0502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13CB228001)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18-001)资助 

出 版 物:《地质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7年第52卷第1期

页      码:170-185页

摘      要:通过对比焦石坝、长宁和威远气田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产层段的岩矿、物性、含气性以及可压裂性等地质参数及其纵向变化规律,综合分析了页岩储层的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及其对“甜点”优选和储层改造的影响。研究表明,纵向非均质特征在不同地区具有总体一致性:石英含量、有机碳含量和含气量均呈现下高上低的基本趋势;底部深水陆棚沉积层段普遍具有高有机碳含量、高脆性、高孔隙度和高含气量的特征,一系列属性参数的相互耦合和匹配决定了五峰组-鲁丹阶成为“甜点”的主要发育层段。平面非均质特征主要表现为储层品质以及“甜点”发育层段和厚度的区域差异:长宁和威远地区的钙质含量明显高于焦石坝地区,发育钙质硅质混合页岩相;焦石坝地区的水平应力差明显低于长宁和威远地区,且天然裂缝更为发育;长宁和焦石坝地区的“甜点层”发育于五峰-鲁丹阶下部,而威远地区的“甜点层”则发育于鲁丹阶-埃隆阶中部。页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决定了“甜点”的分布范围、发育层段和厚度;矿物组成、天然裂缝、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场的空间变化是进行压裂设计的重要依据。

主 题 词:页岩气 非均质性 岩相 物性 甜点 储层改造 

学科分类:0820[工学-航空航天类] 08[工学] 082002[082002] 

核心收录:

D O I:10.12017/dzkx.2017.011

馆 藏 号:20321510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