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新品种‘衡663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收藏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新品种‘衡663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新品种‘衡663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作     者:乔文臣 赵明辉 李会敏 孙书娈 孟祥海 魏建伟 李丁 李强 赵凤梧 Pavol Hauptvogel Edita Gregova Daniela Benedikova 

作者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衡水053000 斯洛伐克植物生产研究所斯洛伐克皮斯坦尼92168 

基  金:农业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衡水综合试验站”(CARS-3-2-3)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种质资源创新团队”(2013-2017) 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抗旱节水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衡6632中试与示范”(14826329D) 河北省科技计划“冬小麦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创新”(16226320D) 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欧洲小麦特异种质资源的引进、创新、应用及产业化”(2012DFG32030) 

出 版 物:《中国农学通报》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17年第33卷第2期

页      码:1-6页

摘      要:为了明确冬小麦新品种‘衡6632’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为该品种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5个播期和6个种植密度处理,于2014—2015年在河北省深州市护驾迟镇旱作节水试验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及产量有显著影响,但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2)产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和种植密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衡6632’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减少,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千粒重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穗粒数在种植密度300万/hm^2以上时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千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分析表明:‘衡6632’在春一水条件下,适宜播期为10月7—19日,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相应的种植密度为225万~300万/hm^2。

主 题 词:冬小麦 ‘衡6632’ 播期 种植密度 产量 产量构成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馆 藏 号:20321593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