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布莱希特“间离”理论视角下我国古代戏曲的演述方式研究 收藏
布莱希特“间离”理论视角下我国古代戏曲的演述方式研究

布莱希特“间离”理论视角下我国古代戏曲的演述方式研究

作     者:王丹丹 

作者机构: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出 版 物:《四川戏剧》 (Sichuan Drama)

年 卷 期:2017年第2期

页      码:19-23页

摘      要:以布莱希特"间离"戏剧理论反观我国古代戏曲,可见剧中人念诵后世诗词、引用后世称谓等"错位"现象,及剧作家通过场上演述者身份的转变或娱乐观众,或借演述者之口进行评论干预,都是造成"间离"的重要方式。我国古代戏曲"间离"特征的形成有"文"与"艺"两方面的原因,"文"体现在剧作家逞才使能和"不平则鸣"的创作动机驱使,"艺"则体现在戏曲借鉴和吸收说唱艺术激发观众参与和审美的方式。

主 题 词:“间离”理论 演述 剧场交流 演述时空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馆 藏 号:20321761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